【“专题+艺术”特色思政课】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 ——南昌航空大学学子把传统文化带进暑期社会实践课堂
“漆扇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材、骨骼制作、底漆涂刷、彩绘……”,一堂生动特别的传统文化教育课正在进贤县第二初级中学的教室里进行。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增进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赴进贤红色实践队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漆扇流韵,布里生花”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实践队队员们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非遗漆扇、扎染的历史文化背景、制作方法及步骤等,与此同时精心准备了各式漆料、扇骨、布料及制作工具,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亲手体验中国传统漆艺、扎染的机会。同学们热情参与其中,将自己对于非遗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个人创意融入到体验制作过程中,通过沉浸式体验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学们可以将手中的布料折叠、扭转、捆绑,形成各式各样的几何形状和花纹。紧接着,将捆扎好的布料浸入预先调配好的染料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大家的精心操作和耐心等待。色彩会在时间的酝酿下缓缓渗透,赋予布料独特的色彩魅力,解扎之后,一幅幅精美的扎染作品便跃然眼前。”实践队员曾怡欣用心在示范讲解扎染全过程。
实践队员罗韩斌正在一旁手把手带领同学们体验漆扇艺术,他说:“将白色扇面置于调制好的色漆中,以漆为笔、以水为墨,一沉一提之间,大漆便可以在扇面上翩翩起舞,色彩交错随机而成。不同的色漆搭配,加之扇子入水的速度、角度、摇晃方式不同,造就了每一把漆扇都是随机而唯一的图案。作为新时代的艺设青年,我理应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盛晨宇是此次赴进贤红色实践队的队长,他表示:“这次活动我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非遗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实践队员们一同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带领同学们感受扎染之美、漆扇之韵,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吸引更多的同学了解非遗文化,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和生动实践。”
作者:孙雅婷